2025年01月19日
微信

思考 | 从天主教神职人员性侵事件看人性的堵与疏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01月15日 19:06 |
播放

日前,法国媒体报道,天主教会神职人员在过去70年中,性侵了超过21.6万的未成年人。为此,大约120名主教在内的天主教高层,在媒体前以下跪的方式,为纪念被性侵未成年人展揭幕,也表达教会的忏悔。

天主教神职人员性侵未成年人,在各国,尤其是那些天主教老牌国家,屡见不鲜,常常见诸报端。当然,这仅限于那些被媒体披露的未成年人被性侵事件,那些未被发现的阴暗角落,可能有更多哭泣的孩子,他们的痛苦无法在阳光下暴露。

当然,法国这里披露的,还仅仅是被性侵的未成年人,那些在神圣名义下被性侵的成年信徒,并未算在内。

对于以道德和禁欲主义为标榜的天主教神职人员,对如此之多的未成年人作出的如此邪恶事件让人震惊,其行为令人发指。

天主教把性行为,看成是罪恶的象征,因此其神职人员是终身不娶,奉行独身主义的。

禁欲主义主要起源于对女性的贬低。在旧约中,女性的经血是邪恶的象征,不洁的女性经期是要被隔离的。这虽然在另一方面是对女性生理期的一种保护,但是这延伸出女性地位的低下。正是出于对女性的这种歧视观念,性一直被视为不洁的罪恶。

到了基督教时代,由于早期受到东方二元主义宗教的影响,对世俗世界和世俗生活持一种否定的态度,在圣洁与世俗之见划了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,彼此不能逾越。

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,兴起了修道主义。修道者在沙漠或者远离世俗社会的地方修行,这类似于耶稣时代存在的艾赛尼派。他们把自己的独身禁欲的修行看成接近上帝的唯一途径。加上当时宗教的国教化,使修道院可以免除许多税收,和占有一定的土地,在宗教思潮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,修道主义逐渐从一种运动形成一种制度。

基督教国教化之后,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视为唯一合法宗教。在325年举行的尼西亚会议决议中,规定主教、教士等不得与妇女同居,除自己的母亲和姐妹之外。

当然,如果我们翻看圣经,并不能找到独身主义的依据。但是,在保罗书信中,对女性是持一种不平等的观念,同时对于性来说,也是认为独身高于结婚。“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,我说男不近女倒好。但要免淫乱的事,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;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。”(哥林多前书 7:1-2 和合本)在避免淫乱这件事上,独身也许是最好的方式。

宗教的独身主义大都建立在对女性的躲避之上,把身体的生理需要邪恶化。为了远离罪恶,就必然远离这种生理需要,但是生理需要是一种本能,是无法根除,那就只能采取堵的方式。

在中国的历史上,大禹治水与他的前辈不同,他的前辈是堵,哪里泛滥了,就把那里的决堤处给堵上。但是,洪水太多,堵了一处,还有别的地方决堤,因此这种堵的方式最终宣告失败。而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,就在于他善于疏。那里有水灾,就挖条河道,把水引向大海,这样水灾自然消除。所以最终大禹治水成功,问鼎中原,建立第一个王朝。

面对人性的生理需要,在堵与疏中,同样产生不一样的结果。

人性中的正常需要,就如不断爆发的洪水一样,越是堵,可能决堤的可能性越大,因为水不断产生,只有不断加高堤坝才能防止决堤。但是堤坝不能无限加高,总有决堤的一天。

这就是我们看到的,在天主教神职人员中对人性“堵”的失败之处。尽管他们把道德放在首位,把独身放在首位,不断神圣独身的行为。但正是这种神圣性,成为他们性侵未成年人的装饰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,在一直奉行道德至上和独身主义的教士阶层,却犯有那么多性侵案件的原因所在。这也告诉我们,对我们身体的欲求,越是堵可能越是决堤地厉害。

性本身是我们身体的合理需求,必然要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,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人性。这大概就是人类创造婚姻这一模式的最大意义之一。

因此,耶稣教导的方式,不是堵而是疏。彼得在安息日掐麦穗吃,被法利赛人谴责。在他们看来,饥饿这一生理需要求在安息日是不能满足的,是要禁止的。同样,生病了,在安息日这一天也不能就医。与他们不同的是,耶稣认为饥饿和生病,这是人正常的需求,是应该得到满足的。因此,他允许彼得掐麦穗,在安息日给人一直赶鬼,解除痛苦。

正是出于对人性的理解和体贴,耶稣在婚礼中把水变成酒,以此祝福进入婚姻的新人。医治患血漏的妇女,与税吏同席吃饭,赦免行淫被捉女人。并预言了彼得三次不认主的行为。

正是从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,耶稣是了解我们,因此才会站在我们的角度,站在人性的角度教导。

并不是所有的需要,耶稣都认为应该满足。耶稣谴责了彼得砍掉士兵耳朵的行为,批评了在他祷告时睡着的门徒。

合理的我们就应该满足,一味地堵,最终可能所犯的过犯更大。

因此,在我们的择偶中,如果一味地把对象限制在基督徒这个群体中,我们可能并不能满足自己的婚姻需求,也可能因此而上当受骗。但是当我们把人品放在首位,人群不再限制宗教,那么我们也许能更早更多地获得幸福,也能传播福音给更多的人。

合理的疏导比一味地堵塞更加重要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